贵州医药

刊名: 贵州医药
Guizhou Medical Journal
主办: 贵州省卫生健康学术促进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贵州省贵阳市
ISSN: 1000-744X
CN: 52-1062/R
邮发代号: 66-8
现用刊名:贵州医药
创刊时间:1976

编辑部电话:0851-86865715

 

本刊收录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来源)期刊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论著

  • 土家药刺老苞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股骨中VDR-FGF23-Klotho轴的影响

    牛建均;吴伟;刘春艳;柴艺汇;晏朝操;文琴琴;张永红;曾凡勇;田永松;

    目的 通过研究刺老苞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OP)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六组,每组6只,其中空白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大鼠以维甲酸100 mg/kg灌胃2周复制OP模型。造模结束后,空白及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骨化三醇30 ng/kg灌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刺老苞乙酸乙酯提取物4、2、1 g/kg灌胃,1天1次,干预6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股骨组织病理结构变化;比色法检测血清钙(Ca)、碱性磷酸酶(AKP)含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股骨VDR mRNA、FGF23 mRNA、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股骨组织中骨质疏松样改变;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股骨组织骨质疏松样病变轻微,骨组织结构清晰,中剂量组大鼠股骨组织轻微至轻度病变,低剂量组大鼠股骨组织轻至中度病变。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质疏松大鼠血清Ca、AKP含量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中FGF2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VDR mRNA、Klotho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显著升高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Ca、AKP含量(P<0.05);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股骨中FGF2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VDR mRNA、Klotho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以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最佳。结论 刺老苞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骨质疏松大鼠股骨中VDR-FGF23-Klotho轴有关。

    2025年08期 v.49 1179-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 基于SCF/c-Kit通路研究首荟通便胶囊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及机制

    付智慧;边猛;王娟;

    目的 基于SCF/c-Kit通路系统研究首荟通便胶囊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构建STC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后,阳性药组、首荟通便胶囊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每组均6只大鼠。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大便情况、精神状态等一般特征,测量并计算末次给药30 min后的肠道推进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中SCF及其受体c-Kit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 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具有明显的便秘特征,粪便颗粒干、小、少,精神倦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损伤明显,SCF/c-Kit蛋白及mRNA水平、ICC的表达量、肠道推进率均降低(P<0.01);阳性药组、首荟通便胶囊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大鼠的便秘症状改善,SCF/c-Kit蛋白及mRNA水平、ICC表达量、肠道推进率均升高(P<0.05);首荟通便胶囊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荟通便胶囊治疗STC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CF/c-Kit通路,促进结肠组织ICC增殖有关。

    2025年08期 v.49 1184-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K]
  • 末端可弯曲负压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单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回顾性分析

    郝昌鹏;尹鑫洋;陈爱;尹凯;贺诗鸿;邓文瑞;李慕婕;安妮妮;江克华;孙发;

    目的 分析末端可弯曲负压吸引输尿管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单侧上尿路(输尿管及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36例单侧上尿路结石患者,通过倾向性匹配,按照年龄和结石面积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输尿管通路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研究组采用末端可弯曲负压吸引输尿管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参数及结石清除率(SFR)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术后第1天SFR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90/123) VS 53.66%(66/123),P<0.001],肾下盏部位结石患者的术后第1天SFR较对照组高[78.18%(43/55) VS 42.55%(20/47),P=0.024];研究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1.63%(2/123) VS 7.32%(9/123),P=0.031];两组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血清肌酐值、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末端可弯曲负压吸引输尿管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单侧上尿路石可提高术后SFR,减少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

    2025年08期 v.49 118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荧光PCR检测技术对曲霉菌属感染的诊断效能分析

    周文艳;付于银;任智晶;

    目的 探讨荧光PCR技术在曲霉菌属感染检测中的诊断效果,对比不同检测方法的性能,评估其在临床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临床符合率实验、精密度实验和最低检出限实验评估荧光PCR法在本实验室的检测性能。同时,对我院收治的200例疑似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真菌培养法为参比方法,比较分析了荧光PCR法、直接镜检法和G试验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荧光PCR法在验证样品中的性能优异,其临床符合率为100.00%,检测Ct值为(32.91±0.30),CV值为0.90%,最低检测限为1×10~3 CFU/mL。此外,荧光PCR法在曲霉菌属感染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阳性检出率为25.00%(50/200),明显优于直接镜检法的7.00%(14/200)、G试验的12.50%(25/200)。进一步以真菌培养法为参比方法进行分析表明,荧光PCR法的Kappa值为0.72(P<0.05),与真菌培养法的一致性程度较高,且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直接镜检法和G试验(P<0.05)。结论 荧光PCR法在检测曲霉菌属感染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阳性检出率、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传统真菌检测方法,在曲霉菌属感染检测中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

    2025年08期 v.49 1193-1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临床研究

  • 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患侧叶联合峡部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张华;薛明辉;

    目的 分析对比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患侧叶联合峡部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术,研究组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应激功能指标、疼痛程度、甲状旁腺功能、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术中,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也大于研究组(P<0.05);术后,研究组皮质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的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的IL-6、TNF-α以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患侧叶联合峡部切除术均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有效方法,但甲状腺患侧叶联合峡部切除术更能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情况,更能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控制炎症反应水平,同时还可以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8期 v.49 1197-1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羟氯喹联合环磷酰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分析

    陈茜茜;秦凯丽;徐百升;

    目的 分析羟氯喹联合环磷酰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疗效。方法 抽取我院1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羟氯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SLE疾病活动指数、24 h尿蛋白定量、疗效、炎症因子、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SLE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羟氯喹联合环磷酰胺,能显著改善疾病活动度,减轻肾脏损害,降低炎症反应,促进免疫功能的改善,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2025年08期 v.49 1199-1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希罗达、洛铂与顺铂分别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杨艳萍;张珍;高岭;

    目的 探究希罗达、洛铂与顺铂分别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为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患者120例,随机数字分层法分为希罗达组、洛铂组和顺铂组各40例,并相应进行希罗达、洛铂和顺铂分别联合放疗治疗,对比三组联合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希罗达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洛铂组为80.00%、顺铂组为87.50%,三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希罗达组的1年生存率为57.5%、洛铂组为62.5%、顺铂组为65.0%,三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对比,希罗达组的毒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顺铂组,希罗达组的白细胞减少发病率明显优于洛铂组,洛铂组的贫血发病率明显优于顺铂组(P均<0.05)。结论 希罗达、洛铂和顺铂分别联合放疗在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希罗达的安全性高于顺铂,且白细胞减少的出现情况优于洛铂和顺铂,洛铂的贫血症状优于顺铂。

    2025年08期 v.49 1202-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高压氧联合金刚烷胺对脑外伤认知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孙翠梅;吴鸿宇;魏翔;叶玲;

    目的 研究脑外伤患者联合采用高压氧和金刚烷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高压氧科76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刚烷胺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形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MMSE评分和MoCA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与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增加相关,具体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2025年08期 v.49 1204-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不孕症患者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后早期妊娠丢失的因素分析

    蔡振锋;冯涵文;魏巍;张建瑞;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UI)后早期妊娠丢失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05例不孕症患者[总周期数为325周期,其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周期数为139个]在我院接受IUI治疗,根据所收集周期内妊娠丢失情况分为丢失组(n=42)、保留组(n=97),比较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类型、不孕年限、HCG日内膜厚度、IUI成功周期率、用药方案、女方合并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精液处理方法、处理后精子总数、抗米勒管激素(AMH)、窦状卵泡计数(AFC)及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比值,Logistic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HCG阳性周期数为139个,其中42个周期发生了早期妊娠丢失,早期妊娠丢失率为30.22%,主要原因包括生化妊娠、胚胎停育及其他原因。丢失组年龄>30岁(≤36岁)、内膜厚度>11 mm、精液处理采用直接上游法、FSH/LH>2患者比例高于保留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内膜厚度>11 mm、直接上游法处理精液、FSH/LH>2是引起患者IUI后早期妊娠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内膜厚度、精液处理方法、FSH/LH水平可能影响IUI后的早期妊娠维持,故而需要临床医师给予关注,实现尽早的干预以降低早期妊娠丢失发生率。

    2025年08期 v.49 1207-1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学龄前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余红云;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共同应用布地奈德、阿奇霉素的效果、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118例学龄前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双盲法进行分组,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儿发热消失、肺部啰音消失以及咳嗽消失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联合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吸气流峰值(PEF)、FEV_1/FVC指标改善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联合组的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共同应用布地奈德、阿奇霉素疗效更佳,可帮助患儿快速消除临床症状,使其肺功能得到改善,减少炎症情况,且患者联合用药后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年08期 v.49 1210-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老年骨科大手术麻醉方式与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性分析

    马季;杨玉琼;

    目的 探讨老年骨科大手术麻醉方式与术后发生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行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101例,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全麻组(n=40)和局麻组(n=61);所有患者术后发生谵妄者为POD组(n=28),未发生谵妄者为非POD组(n=73)。比较全麻组和局麻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谵妄评分,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O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全麻组术后24 h、48 h、72 h谵妄评分均明显高于局麻组(P<0.05);POD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方式、麻醉时间、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术后睡眠障碍、术中失血量等因素占比与非PO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手术时间≥3 h、麻醉方式为全麻、手术时间≥3 h、受伤至手术的间隔时间≥3 d、术后睡眠障碍及术中失血量≥300 mL均是老年骨科大手术后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骨科大手术后发生POD受多种因素影响,全身麻醉、手术时间过长等均可增加POD发生风险,临床可针对这类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POD发生率。

    2025年08期 v.49 1212-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不同单硝酸异山梨酯剂型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UAP患者的治疗作用比较

    王继欣;靳亚绮;余云辉;

    目的 比较不同单硝酸异山梨酯剂型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62例老年U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片剂组、缓释片剂组和缓释胶囊组,每组各54例,普通片剂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缓释片剂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缓释胶囊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用药第1天监测不同剂型单硝酸异山梨酯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和消除半衰期,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缓释片剂组和缓释胶囊组达峰时间、消除半衰期均长于普通片剂组(P<0.05),缓释片剂组消除半衰期长于缓释胶囊组(P<0.05)。三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释片剂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普通片剂组(P<0.05);普通片剂组、缓释片剂组和缓释胶囊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每搏输出量、治疗前心输出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释片剂组和缓释胶囊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均高于普通片剂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普通片剂、缓释片剂、缓释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UAP的疗效和安全性相近,但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剂和缓释胶囊在改善心功能、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方面效果略优于普通片剂。

    2025年08期 v.49 1215-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活髓切断术对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露髓的预后影响

    侯丹;常晓荣;李小芳;许文如;李佩;

    目的 探讨与分析活髓切断术与直接盖髓术对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露髓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4月我院诊治的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露髓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信封抽签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给予活髓切断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直接盖髓术治疗,记录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患牙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研究组的患牙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的牙钙化桥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髓切断术与直接盖髓术在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露髓的应用均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活髓切断术效果更佳,活髓切断术可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的患牙功能,提高患儿的牙钙化桥形成率。

    2025年08期 v.49 1218-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慢性肝衰竭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王庆元;李涛;冯明明;

    目的 探讨慢性肝衰竭(CLF)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126例CLF患者,将其纳入CLF组,同时期于医院门诊体检健康人员118例归于对照组,其中CLF患者根据肝功能衰竭(AARC)评分将其分为轻度CLF组(n=67)、中度CLF组(n=35)、重度CLF组(n=24),根据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81)与预后不良组(n=45)。分别统计比较CLF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与肠道菌群菌落数、不同病情程度CLF患者及不同预后组之间的肠道菌群菌落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落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肠道菌群菌落数预测CLF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LF组的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菌落数较低,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菌落数较高(P<0.05)。此外,中度与重度CLF组的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菌落数较轻度CLF组降低,且重度CLF组更低,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与轻度CLF组相比更高,且重度CLF组的更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的菌落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的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的菌落数较预后不良组更高,且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菌落数与预后不良组相比更低(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预测(AUC=0.948)CLF患者预后不良优于各指标[双歧杆菌(AUC=0.909)、乳酸杆菌(AUC=0.883)、大肠杆菌(AUC=0.858)、肠球菌(AUC=0.849)]单独预测价值(P<0.05)。结论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CL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对不良预后具有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2025年08期 v.49 1220-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CPB中使用血液灌流器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王惠娴;贾倩;王亮;李斌;

    目的 探究体外循环(CPB)中使用血液灌流器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行全主动脉弓置换+远端象鼻支架置入手术的ATAAD患者13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选择性脑灌注,n=72)与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血液灌流器,n=60)。对比两组肝肾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酐(SCr)、血浆尿素氮(BUN)、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术后不良事件。结果 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 h、12 h的肝肾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水平均先升高而后降低,但研究组术后1 h、12 h肝肾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PB中使用血液灌流器可有效减轻ATAA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肝肾功能损伤,降低炎症反应。

    2025年08期 v.49 1223-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音乐疗法联合美金刚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李宁;焦桂红;夏俊博;朱彦霞;吴玉彬;

    目的 探究音乐疗法联合美金刚片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音乐疗法与美金刚片的联合治疗,对照组则仅接受美金刚片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神经心理学访谈表(NIP)和临床痴呆评定(CDR)。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而NIP和CDR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音乐疗法与美金刚片联合使用,能够切实提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而改善其生存质量。

    2025年08期 v.49 1226-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疗效

    徐晓林;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预后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就诊的90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预后不良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SOD水平均上升,MDA、LPO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SOD水平比对照组更高,MDA、LPO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S100β水平均下降,BDNF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的S100β水平比对照组更低,BDNF水平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不良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尤瑞克林治疗ACI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过氧化反应,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预后不良率。

    2025年08期 v.49 1228-1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改变及其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研究

    付航宇;张洁;贾靖;朱惠芳;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改变情况,并分析其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者口腔菌群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根据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3]水平将患者进一步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n=49)、维生素D不足组(n=31)与维生素D缺乏组(n=20)。比较三组患者口腔菌群,并应用Pearson法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改变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口腔链球菌、具核梭杆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黏性放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伴放线杆菌相对含量以及Shah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口腔乳杆菌相对含量、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口腔链球菌、具核梭杆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黏性放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伴放线杆菌相对含量以及Shahnon指数在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正常组依次降低(P<0.05),口腔乳杆菌相对含量则依次升高(P<0.05);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链球菌、具核梭杆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黏性放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伴放线杆菌、Shahnon指数均与25(OH)D3呈负相关(P<0.05),口腔乳杆菌则与25(OH)D3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菌群失调,且口腔菌群改变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有关。

    2025年08期 v.49 1231-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福尔可定及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影响

    卢丹;孟丽君;刘正艳;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福尔可定及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60例支原体感染伴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和复方福尔可定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咳嗽程度(咳嗽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均有一定疗效,联合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症状评分及TNF-α、CysLTs、IL-6、hs-CRP水平均有下降,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种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时间更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福尔可定及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目前症状,减少咳嗽并加快恢复,不会增加阿奇霉素与复方福尔可定用药的不良反应。

    2025年08期 v.49 1234-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分析槐杞黄颗粒应用于儿童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疗效

    翟丰;焦宇;乔艺;马淑巍;

    目的 分析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收集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治疗的113例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接受过敏性鼻炎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观察两组过敏性鼻炎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过敏性鼻炎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中研究组喷嚏、清涕和鼻痒症状V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中两组患儿在分泌物和水肿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中研究组分泌物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而水肿评分虽然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5);RQLQ问卷调查显示,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其中研究组在眼部症状和活动受限2个维度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能有效缓解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症状,改善鼻腔黏膜的健康度,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2025年08期 v.49 1236-1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联合不同抗生素方案对Hp耐药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张志宏;刘随英;王蕾蕾;

    目的 探讨联合不同抗生素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耐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Hp耐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B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C组(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各3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Hp清除率,α-防御素、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胃泌素表达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三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C组Hp清除率高于B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组的α-防御素水平均升高,TGF-β_1、胃泌素水平均降低,且A、C组TGF-β_1水平低于B组(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分别联合呋喃唑酮、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对Hp耐药性消化性溃疡均具有显著疗效,均可改善患者胃肠激素表达水平,安全性较高,但呋喃唑酮及左氧氟沙星对Hp清除率及胃黏膜局部免疫效果更优。

    2025年08期 v.49 1239-1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潘娜;冯继;王全祥;

    目的 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9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雷利珠单抗,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免疫指标[CD3~+、CD4~+、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NSE、CYFRA21-1、SCC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6、TNF-α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ORR、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治疗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能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提高近期疗效和改善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25年08期 v.49 1241-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中医中药

  • 消癖柔肝汤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肝郁脾虚证)的效果

    韩彦博;朱言训;

    目的 探讨消癖柔肝汤结合常规西医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癖柔肝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中医症状总评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IV型胶原(IV-C)、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血常规和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期间,92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共有5例剔除本研究,其中研究组剔除3例,对照组剔除2例。治疗6个月后,两组中医症状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ALT、AST、TBIL、IV-C、HA、P-Ⅲ-P、LN、PT均低于治疗前,PLT、Hb、PTA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ALT、AST、TBIL、IV-C、HA、P-Ⅲ-P、LN、PT低于对照组,PLT、Hb、PTA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癖柔肝汤结合常规西医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显著,不但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改善,还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安全性良好。

    2025年08期 v.49 1244-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土家耳部楠竹刮痧联合耳穴压豆对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的疗效研究

    张嫚嫚;牛建均;吴伟;刘红霞;姚娅玲;田永松;刘春艳;

    目的 观察土家耳部楠竹刮痧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符合失眠(肝郁脾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耳豆压穴)、刮痧组(给予耳部楠竹刮痧)、联合组(给予耳部楠竹刮痧联合耳穴压豆)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中医临床症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疲劳评分。结果 干预后组间比较中医证症候积分、PSQI评分、SDS评分、疲劳评分差异显著,且土家联合组<刮痧组<耳豆压穴组(P<0.001)。结论 土家耳部楠竹刮痧联合耳穴贴压在失眠患者的应用改善临床症状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评分等,效果优于单纯耳穴压豆治疗。

    2025年08期 v.49 1247-1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希舒美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付素霞;张慧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希舒美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希舒美治疗)和研究组(希舒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各4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血液指标水平[血小板(PLT)、白细胞(WBC)、红细胞(RBC)、C反应蛋白(CRP)]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LT、WBC、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低,两组RB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希舒美治疗小儿MPP的临床疗效更好,能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指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安全性良好。

    2025年08期 v.49 1249-1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薏苡竹叶散方结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探讨

    王绘平;田聪聪;王晶;

    目的 探讨薏苡竹叶散方结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四联疗法,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薏苡竹叶散方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Hp转阴率和内镜分级,评估其临床疗效,观察血清学[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Ⅱ、PGⅠ)、胃泌素17(G-17)]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除对照组反酸评分外,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下降,且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Hp转阴率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镜分级组间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Ⅱ、PGⅠ、G-17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薏苡竹叶散方结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效果显著,可减轻中医症状,促进Hp转阴,提升疗效,保护胃组织,改善胃功能,且安全性高。

    2025年08期 v.49 1252-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辨证针刺疗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客观睡眠情况、日间脑功能及血清CORT、ACTH水平的影响

    王雪;孙梦迪;高希言;

    目的 观察辨证针刺疗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客观睡眠情况、日间脑功能及血清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药物组和针刺组各50例。药物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针刺组在艾司唑仑片基础上联合辨证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听觉词语记忆测验(AVMT)评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睡眠生理参数、白细胞介素1β(IL-1β)、CORT、ACTH、γ-氨基丁酸(GAB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药物组与针刺组PSQI评分、ISI评分降低,AVMT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比较,针刺组PSQI评分、ISI评分较药物组更低,AVMT评分较药物组更高(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前后比较,药物组与针刺组入睡潜伏期(SOL)、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微觉醒指数降低,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升高(P<0.05)。治疗后比较,针刺组SOL、WASO、微觉醒指数较药物组更低,TST、SE较药物组更高(P<0.05)。治疗前后比较,药物组与针刺组TNF-α、CORT、ACTH、IL-1β降低,GABA升高(P<0.05)。治疗后比较,针刺组TNF-α、CORT、ACTH、IL-1β较药物组更低,GABA较药物组更高(P<0.05)。结论 辨证针刺疗法可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日间脑功能与客观睡眠情况,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提高疗效。

    2025年08期 v.49 1255-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王震;袁义美;袁兰;

    目的 探讨九味肝泰胶囊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DF)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HBV-DC)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我院HBV-DC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一药物(TDF)治疗,观察组行联合药物(TDF+九味肝泰胶囊)治疗。对比两组肝功能、免疫功能、炎症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TBIL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8~+水平比对照组低,而CD4~+、CD4~+/CD8~+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s-CRP、IL-6和IL-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九味肝泰胶囊联合TDF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还能显著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08期 v.49 1258-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黄连温胆汤辅助西医治疗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徐克瑞;谷鹏;卢恩博;

    目的 探讨黄连温胆汤辅助西医治疗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我院T2DM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黄连温胆汤。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糖脂代谢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β细胞功能[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炎性介质水平[C反应蛋白(CRP)、单核趋化蛋白-1(MCP-1)、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TC、HbA1c、TG、FB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HOMA-β升高,而HOMA-IR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MCP-1、HMGB1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应用于湿热内蕴型早期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调节患者糖脂代谢,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2025年08期 v.49 1260-1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疏风止咳汤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疗效分析

    彭幽幽;贺敬;

    目的 探讨疏风止咳汤对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使用疏风止咳汤治疗,对照组使用氯雷他定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莱彻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的40.0%(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LCQ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提升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0例,而研究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疏风止咳汤对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能缓解咳嗽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8期 v.49 1263-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技术与方法

  • 动静脉内瘘透析发生功能性缺铁的危险因素分析与PTH、网织红细胞及铁蛋白对其预测价值分析

    郭晓霞;刘芳;闫志颖;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透析发生功能性缺铁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甲状旁腺素(PTH)、网织红细胞和铁蛋白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96例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功能性缺铁分为功能性缺铁组(n=168)和无功能性缺铁组(n=128),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术后发生功能性缺铁的危险因素,并借助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PTH、网织红细胞、铁蛋白对其的预测效能。结果 功能性缺铁组铁蛋白、网织红细胞水平低于无功能性缺铁组,PTH水平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铁蛋白、网织红细胞水平偏低和PTH水平较高等因素均是影响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发生功能性缺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H、网织红细胞及铁蛋白单独检测预测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发生功能性缺铁的AUC分别为0.690、0.741和0.836,其灵敏度区间为62.56%~84.38%,特异度在60.06%~77.51%之间。经联合检测后,其AUC提高至0.88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8%、80.07%。结论 铁蛋白、网织红细胞水平偏低和PTH水平较高是导致功能性缺铁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可显著提高预测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发生功能性缺铁的准确性。

    2025年08期 v.49 1265-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TA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结核四联方案耐药性的关系探讨

    贾飞;张虎;

    目的 分析抗原肽转运蛋白1(TA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结核四联方案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肺结核患者,检测患者TAP1基因rs113521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患者均实施四联方案治疗,依据临床疗效将其分为耐药组(n=60)、敏感组(n=140)。采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两组基因型分布,比较两组TA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情况及一般资料,肺结核四联方案耐药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200肺结核患者经四联方案治疗后,耐药发生率为30.00%。耐药组和敏感组患者TA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耐药组TAP1基因rs1135216位点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敏感组(P<0.05),A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敏感组(P<0.05)。耐药组年龄以及吸烟史、复治占比均高于敏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P1基因rs1135216位点AG基因型、G等位基因以及年龄、吸烟史、复治均是影响肺结核四联方案耐药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P1基因rs113521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肺结核四联方案耐药患者中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且TAP1基因rs1135216位点A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可能会增加肺结核四联方案耐药风险。

    2025年08期 v.49 1268-1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血IgA、IgG、IgM结合NLR对突发性耳聋近期转归不良的预测分析

    郑玥;时芳芳;

    目的 探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突发性耳聋近期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3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32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外周血IgA、IgG、IgM、NLR。根据研究组治疗1周后突发性耳聋转归情况将其进一步分为不良组(n=45)和良好组(n=8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突发性耳聋近期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IgA、IgG、IgM、NLR单项及联合检测分别对突发性耳聋近期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NLR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组外周血IgA、IgG、IgM水平低于良好组,NLR高于良好组(P<0.05);不良组与良好组在眩晕、发病至就诊时间、听力损伤程度等因素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眩晕、发病至就诊时间>7 d、重度听力损伤以及NLR较高均是突发性耳聋近期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IgA、IgG、IgM较高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IgA、IgG、IgM结合NLR对突发性耳聋近期转归不良预测的灵敏度高于单独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也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与单独预测基本一致。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外周血IgA、IgG、IgM异常降低,NLR异常升高,均是患者近期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且四者联合相较于单个指标预测效能得到提升。

    2025年08期 v.49 1271-1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mNGS技术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王钿钿;李朝红;郭力源;

    目的 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收治的疑似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传统病原学检测以及mNGS技术检测,以传统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并分析mNGS技术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经传统病原学检测显示共诊断73例肺真菌感染,占比69.52%。以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mNGS技术共诊断出68例真菌感染,其诊断敏感度为93.15%,特异度为93.75%,阳性预测值为97.14%,阴性预测值为85.71%,准确度为93.33%,与病原学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15)。mNGS技术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85.93%;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诊断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85.19%;对曲霉菌属的诊断敏感度为76.92%,特异度为90.00%;mNGS技术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类型的准确度为87.67%,与病原学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58)。结论 mNGS技术在对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及具体感染类型判断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2025年08期 v.49 1274-1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超声造影灌注缺损梯度特征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研究

    王鹏维;郝丽萍;莫凡;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灌注缺损梯度特征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SLN)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4例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根据患者活检SLN中是否存在阳性病变将其分为阳性组(n=56)和阴性组(n=38),所有患者入院后72 h内均接受CEUS灌注检查,获取CEUS灌注缺损梯度特征[包括始增强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上升斜率(RS)、渡越时间(TT)及曲线下面积(AUC),并计算各参数的灌注缺损梯度值(Δ=边缘高灌注区-灌注缺损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灌注缺损梯度特征差异,并分析上述特征和其SLN转移状态的关系。结果 阳性组患者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较阴性组高(P<0.05)。阳性组患者的SLN转移平均阳性率为(0.41±0.13)%。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Δ_(AT)和Δ_(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Δ_(TTP)、Δ_(PI)、Δ_(RS)和Δ_(AUC)比较(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示Δ_(TTP)、Δ_(PI)和Δ_(AUC)是影响SLN转移状态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ROC分析显示灌注缺损梯度特征参数联合检测评估早期乳腺癌患者SLN转移状态AUC为0.866,敏感度为94.64%,特异度为68.42%,具有较高评估效能。相关性分析显示Δ_(TTP)和SLN转移平均阳性率呈负相关(r=-0.416,P<0.05),Δ_(PI)、Δ_(AUC)和SLN转移平均阳性率呈正相关(r=0.485、0.425,P<0.05)。结论 CEUS灌注缺损梯度特征和SLN转移平均阳性率具有相关性,对早期乳腺癌SLN转移具有较好评估价值。

    2025年08期 v.49 1277-1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血清NETs、CRP及CD4+水平对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闫凯丽;闫丽娜;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CD4~+与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124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49)、严重脓毒症组(n=30)、脓毒症休克组(n=45),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及NETs、CRP、CD4~+水平,Spearman分析其与脓毒症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治疗28 d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74)和死亡组(n=50),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NETs、CRP、CD4~+水平,COX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儿预后相关因素;ROC分析NETs、CRP、CD4~+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不同血清NETs、CRP、外周血CD4~+水平脓毒症患儿预后情况。结果 严重脓毒组血清NETs、CRP水平高于脓毒症组而低于脓毒症休克组,外周血CD4~+水平低于脓毒症组、高于脓毒症休克组(P<0.05);血清NETs、CRP水平与脓毒症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D4~+水平呈负相关(r=0.280、0.468、-0.407,P<0.05);死亡组血清NETs、CRP水平比生存组更高,外周血CD4~+水平比生存组更低(P<0.05);血清NETs、CRP均是影响脓毒症患儿病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三者联合预测脓毒症病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单项检测(P<0.05);血清NETs≤49.319%、CRP≤62.500 mg/L、外周血CD4~+≥24.481%者生存时间比血清NETs>49.319%、CRP>62.500 mg/L、外周血CD4~+<24.481%者更长(Z=25.795、29.135、15.883,P<0.05)。结论 血清NETs、CRP、CD4~+与脓毒症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价值较高。

    2025年08期 v.49 1280-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血清TGAb、TPOAb结合VEGF水平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分析

    汪显运;郭锋;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182例D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检测术前血清TGAb、TPOAb、VEGF水平。根据患者近期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n=58)和预后良好组(n=124),比较两组血清TGAb、TPOAb、VEGF水平及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TC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Ab、TPOAb结合VEGF水平对DTC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182例DTC患者在术后1年随访过程中有6例患者失联,最终纳入176例进行分析;176例患者中近期(术后随访1年)预后不良者有58例,近期预后不良率为32.95%。预后不良组血清TGAb、TPOAb、VEGF水平和肿瘤分期Ⅲ~Ⅳ期、病灶数目多发、肿瘤最大直径>2 cm、淋巴结转移、侵犯甲状腺被膜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指标均是DTC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GAb、TPOAb结合VEGF水平预测DTC近期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4.83%、0.920,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与各指标单独预测基本一致(P>0.05)。结论 血清TGAb、TPOAb、VEGF水平对DTC近期预后不良均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2025年08期 v.49 1284-1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TAT、PIC、TM、t-PAIC联合检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李素杰;

    目的 分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联合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1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71例患者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栓标志物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四项血栓标志物检测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TAT、PIC、TM及t-P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绘制ROC曲线图,发现TAT、PIC、TM及t-PAIC联合检测预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值为0.964(95%CI:0.931~0.996),显著高于单项指标检测AUC值(P<0.05)。结论 TAT、PIC、TM及t-PAIC联合检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5年08期 v.49 1287-1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心电图与高灵敏度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阿尔达克·哈盘;

    目的 评估心电图、高灵敏度肌钙蛋白Ⅰ(hs-cTnⅠ)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同期40例AMI患者纳入观察组,均展开心电图、hs-cTnⅠ检测,评价组间不同时间段hs-cTnⅠ水平、诊断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入院2 h、4 h、6 h的hs-cTn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为62.5%(25/40),特异度为90.0%(36/40),hs-cTn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为65.0%(26/40),特异度为92.5%(37/40),心电图+hs-cTn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为92.5%(37/40),特异度为100.0%(40/40),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心电图+hs-cTnⅠ可以有效诊断AMI,降低误漏诊率。

    2025年08期 v.49 1290-1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调查报告

  • 贵州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的能力分析

    宿敏敏;简子海;张建华;陈宣好;袁敏兰;陈刚;杨丹;

    目的 分析贵州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情况,助力疾控系统水质检测能力提升。方法 分析2023年贵州省不同等级、市(州)辖区CDC的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中的97项全项指标(全分析)和43项常规指标(常规分析)的检测能力情况和资质认证情况,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省级和贵阳市CDC均可执行检测97项全项指标,市(州)级和县(区)级CDC97项全项指标检测能力的中位数分别为95.50(92.25,97.00)、46.50(41.00,53.00)(P<0.001);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中位数分别为43.00(42.75,43.00)、40.50(36.75,42.00)(P<0.01)。不同地区的常规指标、全项指标的检测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5、16.25,P<0.05),两两比较分析显示黔西南州常规指标检测能力显著高于黔南州和毕节市(P<0.05)。常规指标中,检测能力较低的为臭氧和放射性指标;扩展指标中,检测能力较弱的为2-甲基异莰醇。结论 2023年贵州省疾控机构水质检测能力较2010年有所提升,但县级疾控中心和黔南州疾控中心的检测能力较欠缺,应重点关注。

    2025年08期 v.49 1292-1295+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贵州省多中心16798例NIPT-plus结果回顾性分析

    张亮亮;卓召振;黄盛文;任凌雁;牟静;匡颖;

    目的 探讨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NIPT-plus)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贵州省多家医疗机构医学遗传科2021—2023年收取的16 798例妊娠孕妇的NIPT-plus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高风险孕妇进行随访,系统评估其对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FCA)、罕见染色体异常(RCAs)、性染色体异常(SCAs)及拷贝数变异(CNVs)的筛查效能。结果 在16 798例行NIPT-plus的孕妇中,提示21-三体综合征(T21)、18-三体综合征(T18)、13-三体综合征(T13)、RCAs、SCAs及CNVs高风险291例,筛查高风险率为1.73%,其中244例接受进一步产前诊断,明确阳性125例。NIPT-plus对胎儿染色体异常(T21、T18、T13、RCAs、SCAs、CNVs)的复合阳性预测值(PPV)为51.22%,综合检出率为0.74%,敏感性均为100.00%,特异性分别为99.96%、99.91%、99.89%、99.75%、99.79%、99.89%。结论 本研究证实NIPT-plus对FCA、RCAs、SCAs及CNVs具有较高的PPV及筛查效能,提升了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能力,为临床遗传咨询及妊娠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025年08期 v.49 1296-1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二级医院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曹廷芬;钟涛;晏超;罗昭梅;朱迎春;

    目的 探究二级医院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及专家函询,编制《二级医院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24年8—9月选取遵义地区19家二级医院1 12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二级医院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分为(102.23±16.34)分,处于中等水平。60.00%以上护士认为对静脉治疗实施规范化管理具有必要性。50.00%以上的护士对静脉导管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冲管(封管)方法,输液接头,无菌敷料更换时间,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导管堵塞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然而,20.00%护士对“静疗规范”的内容掌握不熟悉;14.01%对外周静脉导管(PVC、MC)的适用范围不熟悉;13.75%对中心静脉导管(PICC、CVC、PORT)的适用范围不熟悉;11.34%对确认各类静脉导管在静脉管腔内的方法不熟悉;12.77%对MC、PICC、CVC、PORT冲封管时注射器的选择不熟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学历、当前岗位、是否为静疗专科护士是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二级医院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水平较好,但护士对其认知水平较差,且受到多元因素影响。

    2025年08期 v.49 130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2022—2023年贵州省公共场所微生物监测分析

    袁敏兰;张建华;陈宣好;简子海;宿敏敏;杨丹;

    目的 了解2022—2023年贵州省公共场所微生物污染情况,为今后加强贵州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和传染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2022—2023年贵州省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方案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 18204—2013),对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及铜仁市8类共286家公共场所开展微生物监测,参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评价检测结果。结果 2022—2023年共检测7 762份样品,总合格率为91.07%,其中候车室合格率最高(97.00%),沐浴场所合格率最低(83.01%)。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菌落总数合格率较高,均>97.00%。宾馆(酒店)毛巾等棉织品合格情况较好(98.55%);但美容店美容面盆合格率较低(63.74%),其不合格项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宾馆(酒店)漱口杯、商场(超市)收银台、沐浴场所拖鞋、健身房健身器械、理发店毛巾等棉织品中菌落总数合格率也较低,分别为82.93%、83.24%、84.39%、86.75%、88.92%。游泳场(馆)泳池水中微生物合格率为90.15%,沐浴场所浴池水中微生物合格率为73.45%。宾馆(酒店)冷却水、沐浴场所淋浴水中嗜肺军团菌合格率较低,分别为55.15%、64.43%。结论 2022—2023年贵州省公共场所微生物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部分公共场所存在菌落总数、嗜肺军团菌等超标的情况。

    2025年08期 v.49 1303-1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高海拔地区学龄前儿童骨折后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张弢;鲍呈元;宋天霖;马文海;孙小红;

    目的 调查高海拔地区学龄前儿童骨折后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就诊我院骨科骨折患儿865例为骨折组,另选同期850名我院体检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学法检测所有对象指端血清25-(OH)D水平,采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检测其骨密度Z值;骨折组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其分为充足组、不足组、缺乏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D水平及骨密度Z值,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骨折组血清25-(OH)D水平及骨密度Z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充足组的血清25-(OH)D、骨密度Z值明显高于不足组、缺乏组,不足组又分别高于缺乏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骨密度Z值呈明显正相关(r=0.679,P<0.01)。结论 学龄前儿童骨折后血清25-(OH)D水平及骨密度水平相对正常婴幼儿较低,且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提高血清25(OH)D水平可期望降低骨折患儿骨密度异常,促进骨折愈合。

    2025年08期 v.49 1306-1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重度牙周炎患者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李国宾;孟二凤;

    目的 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在进行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可修复后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全牙弓即刻种植即可修复的6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分为发生组(n=22)和未发生组(n=38)。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对有显著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并对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进行列线图模型构建,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性能进行评价验证。结果 发生组中有吸烟史、糖尿病及牙周疾病史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定期洁牙的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糖尿病及牙周疾病史为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影响因素,定期洁牙为其保护因素(P<0.05),在对影响因素进行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后,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95%CI:0.857~0.98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9%和87.88%。结论 吸烟史、糖尿病、牙周疾病史及定期洁牙可影响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概率,吸烟史、糖尿病及牙周疾病史均为发生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影响因素,定期洁牙为保护因素,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2025年08期 v.49 1309-1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母婴阻断治疗知信行调查及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赵绘;

    目的 调查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母婴阻断治疗知信行现状,并分析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参考以往同类型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表,选取本院收治的367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进行母婴阻断治疗的知信行调查。阻断治疗失败患者记为失败组(60例),阻断治疗成功患者记为成功组(258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母婴阻断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67份,回收339份,其中有效问卷318份,有效回收率为86.65%。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母婴阻断治疗知信行整体得分率低于60%,其中认知水平得分率大于60%、信念水平和行为水平得分率均低于60%。接受母婴阻断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阻断治疗失败率为19.18%,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职业工人(农民)、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以下、HBV-DNA载量、母婴阻断治疗知信行得分均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母婴阻断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患者母婴阻断治疗知信行水平低,阻断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职业工人/农民、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下、HBV-DNA载量、母婴阻断治疗知信行得分。

    2025年08期 v.49 1312-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新时期全科医生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的研究

    潘莉;彭文亮;杨利;杨勇;杨顺发;

    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生活方式亦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态势。在此背景下,创新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策略显得尤为关键。全科医生作为提供全面医疗服务的专业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具备独特的专业态度、技能和知识体系,能够为患者提供持续、全面的医疗关怀、健康维护及预防服务。在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策略创新中,全科医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研究聚焦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并探讨缺乏全科医生参与的慢性病管理实践与培训问题。研究旨在吸收国内外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慢性病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的新模式,以提升管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推动“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应用规范和创新模式的发展,为高血压病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08期 v.49 1315-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信息化系统管理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

    吴增华;李庆德;李光友;张绍刚;谢传秀;罗定举;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1 510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1 852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未开展信息化系统管理,实验组实行信息化管理,比较分析实施信息化管理前后隔离医嘱开具率、隔离医嘱开具及时率、防控措施执行率、荧光标记清除率。结果 呼吸道传染病实行信息化系统管理后,实验组的隔离医嘱开具率(95.68%)、隔离医嘱开具及时率(89.90%)、防控措施执行率(95.35%)、荧光标记清除率(98.36%)均比对照组(60.20%、53.18%、58.77%、65.57%)有显著提高(P均<0.001)。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实行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高医疗机构防控措施的执行力,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2025年08期 v.49 1318-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新冠肺炎感染流行期间重症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王娜;胡君;任达飞;洪峰;吴迪;郑佳敏;郭亚君;王伟忠;詹江南;黄艳;

    目的 了解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影响因素,为减少重症死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重症定义,搜寻铜仁市辖区新冠肺炎重症感染者,按性别、年龄、住址等进行1∶4个体匹配对照,设计问卷回顾性调查。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itc回归模型分析新冠重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重症病例组86例,对照组344例。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患慢性基础疾病(OR=2.804,95%CI:1.403~5.607)和心血管疾病史(OR=1.877,95%CI:1.019~3.456)会增加新冠重症的发生风险。新冠疫苗接种史(OR=0.484,95%CI:0.244~0.960)、“二对一”健康服务史(OR=0.405,95%CI:0.227~0.723)会降低新冠重症的发生风险。结论 对有慢性基础疾病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和流行期间对重点人群提供定期健康随访服务可以降低新冠重症发生率。

    2025年08期 v.49 1321-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护理园地

  • 肠梗阻患者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阶段性营养支持方案的构建

    张桂菊;杜灿灿;

    目的 为肠梗阻患者构建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阶段性营养支持方案,为促进肠梗阻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提升护理质量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文献查询、半结构访谈和专家咨询形成方案。结果 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100.00%,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均≥0.8,两轮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2、0.53,两轮专家函询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43、0.00~0.18。方案终稿共包含6个一级条目、20个二级条目、50个三级条目。结论 构建的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阶段性营养支持方案在肠梗阻患者护理中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及可实施性,能够为相关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9 1324-1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NST模式在胃肠道肿瘤围术期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欧阳桂炉;潘军;杜前程;杨海峰;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小组(NST)在胃肠道肿瘤围术期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围术期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RCT)研究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由NST实施专业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3天、第7天观察组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NST管理模式的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围术期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更快地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2025年08期 v.49 1328-1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

    李莹莹;

    目的 探讨与分析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康复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4 d的疼痛VAS评分都显著低于术前1 d,且康复组术后14 d的疼痛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康复组术后14 d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康复组术后14 d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中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状况,能减少并发症发生,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5年08期 v.49 1330-1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探讨机械通气期间早期康复活动在重度AE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吴醒醒;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期间早期康复活动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86例重度AECOPD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活动,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呼吸困难状况、并发症、恢复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而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评分、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症状评估评分、活动能力及日常受疾病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度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早期康复活动能改善生理机能和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和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2025年08期 v.49 1333-1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基于体感互动游戏运动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刘宇卉;

    目的 探讨基于体感互动游戏的运动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58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有氧运动,运动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体感互动游戏运动方案,比较两组体力活动水平、疲乏情况及免疫功能。结果 运动组重度体力活动量比例高于对照组,轻度体力活动量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iper疲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下降,且运动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D3~+、CD4~+、CD4~+/CD8~+均升高,CD8~+有所下降,且运动组上升和下降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体感互动游戏的运动方案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减轻其疲乏程度,还可提高其免疫功能。

    2025年08期 v.49 1335-1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引导想象联合渐进式抗阻训练在老年下肢脆性骨折术后的应用

    王丽;韩业珍;

    目的 探讨引导想象联合渐进式抗阻训练在老年下肢脆性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脆性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引导想象联合渐进式抗阻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出院时、出院4周后的疼痛评分、焦虑状态、舒适度、睡眠质量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4周后,两组疼痛、焦虑状态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及出院4周后,两组舒适度、睡眠质量评分均上升,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及出院4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上升,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引导想象联合渐进式抗阻训练有助于降低下肢脆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感及焦虑情绪,提高其舒适度、睡眠质量及膝关节功能。

    2025年08期 v.49 1338-1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分层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卢芳芳;屈辉;赵源;卢明;

    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在我院就诊的1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分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哮喘控制情况、医疗恐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儿童医疗恐惧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哮喘控制率及患儿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层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减轻医疗恐惧,提升生活质量,还能提高哮喘控制率和患儿依从性。

    2025年08期 v.49 1340-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多元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COPD患者的护理效果

    蒋园园;

    目的 探讨多元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情绪状态(PAN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SGRQ评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正性情绪评分高,负性情绪评分及SGRQ评分低(P均<0.05)。结论 多元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老年COPD患者中展现出显著效果,不仅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还可增强其治疗信心与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进生活质量逐步改善。

    2025年08期 v.49 1343-1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下载本期数据